紅絲石的形成 紅絲石形成于四億四千萬年前的奧陶系馬家溝組地層。屬硅質灰巖,主要成分為方解石及云母、鐵質,硬度為4度以上,石質細膩、致密而堅實,是制硯的理想材料。 紅絲硯的地位及贊譽: 紅絲硯是中國傳統名硯之一,西晉張華《博物志》載:“天下名硯四十有一,以青州黑山紅絲石為**?!碧扑?文人學者皆盛贊“紅絲硯為諸硯**”。唐柳公權在《論硯》中寫道:“蓄硯以青州**,絳州次之,后···”宋家唐詢評論紅絲硯曰“色若晚霞,絲若雞血,溫如良玉?!彼膸烊珪小段髑宄幾V》記載,乾隆皇帝曾為宮中的二方紅絲硯題銘,贊之“石亦能言制亦奇”。 紅絲石硯的遺憾與復興: 歷史上記載的紅絲石皆為青州黑山所產,自宋以來資源儲藏逐漸匱乏,硯名先后為歙 、端所掩,以致湮滅無聞。近年來,青州黑山又發現紅絲石礦脈,但貯量**,開采難度較大,上品較為難求,因而彌足珍貴。 *二十七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暨中國**名硯展上*古硯收藏家、書法家閆家憲先生在觀看了該市紅絲硯展出后,說“沒想到青州紅絲硯還能發現新的礦坑,沒想到這些紅絲硯質地不差老坑,沒想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,青州紅絲硯雕刻技藝有了如此大的提高” 紅絲石硯的**: 青州紅絲硯是魯硯的代表,歷史名硯,名聞遐邇,譽滿天下,實乃**瑰寶,神舟奇珍。紅絲硯自古也來就是硯中良好,深得文人雅士達官**珍愛。具有較高的使用、觀賞和收藏**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