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州箔藝貼金裝飾工程部集生產和銷售于一體,以金箔、銀箔、銅箔、鋁箔、彩箔、閩臺箔、金粉、銀粉為主材料,對酒店、賓館、KTV、洗浴、別墅、古建、寺廟佛像、工藝品進行貼金施工;另銷售各種箔藝耗材金箔、銀箔、仿金、仿銀、銅箔、鋁箔、彩箔、閩臺箔等等及**貼金膠水、仿古水、仿古油,各種金漆、金粉、銀粉。**承接各地賓館、酒店、KTV、佛像、仿古建筑、大型雕塑、**別墅的裝飾工程貼金及彩繪等業務;承接**裝飾工程貼金中的皺褶、裂紋、仿古、做舊、肌理、碎金、堆金、花彩等多種特殊貼金效果的加工業務;承接大型板式或畫布式手繪金銀裝飾畫的加工業務;貼金; 金箔; 金箔漆; 防古油; 金箔膠水; 雕刻板; 鏡框線條; 玻璃漆; 貼金工程; 仿金箔; 幻彩箔; 金箔工程; 金字招牌; 貼金工藝品; 裝飾線條; 我們做過多家貼箔面積1000平方以上的**商務酒店、**休閑會所、夜總會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等貼金工程。常年活躍在山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內蒙古、等大中城市,經過多年的磨礪,創造了可喜的業績,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各大**裝飾設計業界人士的高度評價。 金箔是用黃金錘成的薄片。黃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,一兩(31.25g)**可錘成萬分之一毫米厚,面積為16.2平方米的金箔,即一克黃金可以打制成約0.5平方米的**箔,厚度為0.12um,金箔標準規格為9.33*9.33cm,其它常用規格還有8*8cm,10.9*10.9cm,4.5*1.5cm,2.75*2.75cm。 中國金箔據史載有2000多年歷史,金箔故鄉在江寧(南京龍潭花園鄉六字橋一帶),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較大、年耗黃金1噸多的金箔生產基地“南京金箔集團”。并被**命名為“中國金箔城”。而今,金箔鍛制技藝已經成為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。宮廷建設少不了用金箔。金箔的大量出現與六朝時的佛道教盛行有較大的關聯,所謂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,眾多的廟宇和佛像對金箔的需求,使得金箔規模產業化有了先天的條件。金箔在中國的歷史也非常悠久,根據考古發現,在三星堆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商代的金箔,其中殷墟出土的金箔厚度僅0.01毫米左右。秦始皇**祖陵中各種文物、墓壁上均發現了金箔裹貼過的痕跡,湖南長沙馬王堆的漢墓,出土有“金箔”或金箔貼在紙上搓成金絲線織成的服裝。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訪時,曾專程探訪金箔的秘密,拜謁當地設立的金箔工藝的祖師爺葛仙翁(東晉時的煉丹家葛洪)的金箔祠堂。盡管那時“金箔”已經非常薄了,但仍然與現在的手工金箔不可同日而語。根據科學測算,現在的金箔在藝人們手下經過千萬次捶打,厚度僅為0.1微米,943張金箔厚僅0.1毫米,一萬張金箔重僅178.125克,一克黃金捶打出來的金箔面積為0.47平方米。其工人之辛勞、打制技藝之精可見一斑。